12
刚刚去过 发新帖
楼主: 今夕何夕535 -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为何常被忽视?如何帮助他们?

[复制链接]

14

主题

72

帖子

15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53
发表于 2022-1-6 18:2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荣幸能回答这个问题。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被忽视,源于他们的声音没有被听到,或者他们的处境被看见。
       按照世卫组织的区分,65岁以上的成年人被界定为老年人。在我们国家,城市的老年人已经退休、农村的老年人大部分会呆在老家,可以说,他们是被忽视的群体。
       从个人、家庭的角度来看,家庭的重点都在教育子女、获得更多收入上;从社会的角度来看,社会能多的关注在具有消费群体的年轻人身上。
       老年人经历了在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雨,大多数人的心理承受能力非常强。他们能合理化生活中的各种失去性事件。所以相对来说,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可能会比别的年龄段要少一些。关键是我们缺乏这方面的研究数据。
       至于如何帮助他们,指望他们去付费咨询是非常困难的。还是从身边的老人做起吧,多倾听、多陪伴他们,有空带他们出去转转,看看他们没有见过的世界,让他们保持对外部世界的好奇与希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73

帖子

16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63
发表于 2022-1-6 18:26:48 | 显示全部楼层
60岁以后,中老年人,这7件事如果还能做好,说明体格还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86

帖子

18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88
发表于 2022-1-6 18:26: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老人的心理健康常被忽视?
不止心理问题,有些老人不愿意给儿女添麻烦,哪里有不舒服,并不愿意告诉子女。一般子女都有自己的工作,并不能全天候陪伴老人,即使陪伴也会由于忙于工作,忙于自己孩子,并不容易发觉老人的异常行为,或不舒服行为。
老人老了本身会觉得自己年老了,身体各部位会不如从前,一般老人会害怕去医院。听说有些老人听说去医院就得被关在病房,并不愿意去检查
老人老了也像老小孩,他们很希望子女陪伴,经常兴奋地做一大桌子饭菜,但子女突然来一个紧急电话不能过来,老人会特别失望。我记得好多年过年,总会放独居老人自己看春晚,兴奋地去接电话又失望地坐回去看电视,直到看到电视变成白色星星台的悲凉画面。
如何帮助他们:
1.首先作为子女一定多陪伴,最好离爸妈家很近,隔两三天回家看望,或者给老人视频。
2.给老人找点事情做。有些老人的生活还是很丰富的。这边老人早上有打太极的,有下午打牌的,有晚上跳广场舞的。只要老人和老人之间多交流,多沟通,我心中的烦闷就好很多。
3.社区提供一些老年服务活动,有些人练书法,演讲,舞蹈等
4.尊重老人,如果有老人问问题,虚心解答。
曾经看过一个国外的很有名的电影,忘了名字,讲有个女强人特别忙,一位老人作了她的秘书,给她解答疑惑,而老人也觉得老有所用。
如果老人能感觉到自己的价值,就能会更开心!愿每个人都被温柔以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70

帖子

14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48
发表于 2022-1-6 18:2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及抑郁症,我们很容易想到996、被工作压迫的年轻人,或是背负房贷、职场危机的中年人。少有人会想到,老年人其实也是抑郁的高危群体。

恰好昨天是重阳节,也是一个倡导尊老的传统节日,我们想和大家聊聊被忽视的「老年抑郁」,也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起家中老人的心理健康。






每一个子女,都希望父母的晚年能过得无忧无虑、笑口常开。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老年人是抑郁症的高发人群。

一篇针对 2010 年至 2019 年中国老年人群抑郁患病率进行荟萃分析的论文显示,中国老年人抑郁患病率为 25.55 %,远高于我国6.8%的成人抑郁患病率。

除了抑郁的核心症状、情绪低落,快感缺失,老年人的抑郁症状有着不同的特点:比如抑郁情绪的持续时间更长,同时会有明显的躯体症状,像食欲不振、头痛、容易疲劳、睡不着、口渴、便秘等,因而时常会掩盖了抑郁症状延误诊断。

《老年人心理健康指导手册》中也写道,大部分老年抑郁症患者并不能清楚、明确地表述自己的情绪,而更多地表现出身体上的不适。往往反复就诊于综合医院的各个科室,却检查不出明确的病因,治疗效果时好时坏。




因为对「老年抑郁」缺乏了解,一些老人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只觉得自己胸口好像被堵上了块石头,干什么都没意思,做什么都累,也没有合适的途径去消解抑郁带来的负面影响。

日积月累,老人很容易变得易怒或烦躁,冲着一些小事发脾气。

出现这些症状时,子女往往也不太理解,这就很容易引发家庭中的矛盾。儿女会觉得,老人怎么这么作、脾气这么大,当他们忍不住指责老人时,就很容易加剧老人的抑郁情绪,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多名精神科专家在采访中也表示,尽管老年抑郁症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却鲜被舆论关注。老年抑郁症的识别率低、治疗不充分,患者群体也处于失语的状态。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深化,老年抑郁的问题将愈发凸显。




古希腊女抒情诗人萨福曾叹息:凡是人类,都无法逃过衰老。对大多数人而言,老年化会给自身带来深刻的变化,那有哪些因素,会影响老年人患上抑郁呢?

| 生理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大,老年人容易出现各种躯体疾病,如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等,这些疾病治疗周期长,治疗效果一般,容易使老人感到无能为力,导致心情沮丧,无奈抑郁。

并且这些疾病还会引起与抑郁症类似的症状,如乏力、睡眠障碍、注意力困难、悲观思虑、食欲不振等。老人的关注点很容易放在躯体疾病上,而忽视了心理问题。

另外,有些疾病本身存在和抑郁共病的症状,如脑卒中、阿兹海默、帕金森病等,这种抑郁与其他躯体疾病产生交织的情况,也会加重老年人的躯体症状。

| 负性事件

老年抑郁往往伴随着负性事件而继发。一项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在发病前92%有应激性生活事件,其中丧失性和羞辱性事件更易促发抑郁发作。

负性生活事件不仅与抑郁的发作有关,也影响其预后和复发。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认知功能开始衰退,很多老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也逐渐变弱,收入的减少、亲友的离世等变故。特别是配偶的去世,往往对老年人形成较大的精神创伤,容易诱发抑郁症。

| 缺少陪伴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的家庭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三口乃至两口之家出现。随着家庭人口的减少,老人需要面对无人交流的窘境。

很多情绪和话语只能埋在自己心里,我们常能听到老人说“自己老了,不中用了,亲人朋友都在嫌弃自己,觉得自己成了子女的累赘……”

尤其是在养老机构中的老年人、独居的“空巢老人”,他们长期与家人分离,无法得到及时的情感支持,更容易滋生孤独感和无助感。久而久之,抑郁症发生的风险就增加了。




除了上述的几点,老年期出现的抑郁还与经济水平、自身性格、性别特征有关。但无论成因是什么,如果家中的老人出现了严重的抑郁症状,还请尽早带他就医、寻求专业帮助。




虽然老年抑郁的危害性不可小觑,且更加隐蔽,但并不意味着我们什么都做不了,我们可以从预防下手。

| 鼓励社交

对于老人而言,结交朋友、社交活动都可以显著减轻自己的隔离感和孤独感。大量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对于防治抑郁具有非常好的作用。鼓励老人多参加集体活动、培养一下爱好。比如跳广场舞、打球、散步等。

| 遵循医嘱

躯体的不适很容易加重负面的情绪,那么对于一些存在慢性病的老人,身体健康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帮助老人分好每天需要服用的药物,让他尽可能地按时服用,并定期陪同他们复诊。

| 陪伴老人

最能给予关心、信任度最高的就是中老年身边的家人。子女可以多陪在老人身边,在假期经常看望他们,陪他们聊聊天,陪老人看电视等,让老人感受到重视和关怀。

对于老去的父母来说,他们情感上的缺失需要有人填满,无人陪伴的孤单有时远比岁月更加残酷。

希望不论他们的臂弯有多苍老,我们都能毫无保留地拥抱。




也许生命终将老去,但重要的不是这个结果。而是在我们的漫漫人生路上收获了多少爱,又回馈出去了多少关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78

帖子

17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74
发表于 2022-1-6 18:2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埃伦·兰格,改变美国心理学研究方向的女性,积极心理学奠基人之一,第一位获得哈佛终身教职的女性。
1976年,兰格教授和学生在康涅狄格州的养老院,对91名年龄从65岁到90岁的老人,进行了一项实验。4楼的老人,包括8男39女,作为责任感提升组,自己决定是否想要植物,或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而2楼的老人,包括9男35女,作为对照组,每位被发给一棵植物,护士会每天替植物浇水并照顾它们。
之后实验评估了老人们在快乐、机敏、依赖、社交、活力等方面的水平,以及他们的饮食睡眠习惯等实际行为表现。结果显示,个人选择机会和个人控制力,能产生积极的作用。实验中,4楼93%老人的精神状态,向积极方面变化,远比2楼21%老人数字高很多。责任感提升组,4楼老人,感觉到了更多的快乐,也更富有活力。18个月后再去回访这些老人,兰格教授震撼地发现,对照组有30%的老人离开了人世,而责任感提升组中去世的老人仅有15%!
研究表明,现代人类的控制感,是从数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发展而来的一种生存机制,它赋予一个人较强的自我责任感和控制力,导致他的生活质量提高,生活态度变得积极。通过让老年人重新获得决策权和胜任感,一些因年老而引起的消极结果,可以被延缓、逆转或者防止的。
后续研究发现,对一般人,个人选择和控制力,不仅影响着人的幸福感,而且还影响人的健康,如果缺乏,会变得不快乐甚至生病。提高个人行为的选择程度,的确是每个人值得追求的人生目标。
2009年,兰格教授在她最具影响力的一本书 《逆时针——哈佛教授教你重返最佳状态》,将意识和心灵的研究应用于幸福正念的培养,甚至治疗癌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68

帖子

13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35
发表于 2022-1-6 18:2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通过与大量老人的接触和观察发现,大部分老人的子女对老人的关注集中在衣和食,还有直接的经济支持——给钱。
能做到这样,很多老人对自己的子女还是满意的,但是为什么他们看起来还是闷闷不乐,郁郁寡欢呢?
因为他们的烦恼无人诉说:
给儿女说吧,他们每天好像都很忙,回家也很累了,算了吧……
儿女难得回家,就算回家好像相处的时间也不多,算了吧……
给儿女说吧,都是小事情,还要给他们添麻烦,还是算了吧……
给儿女说吧,他们总是还没听完我想说的话就给我下结论,还是算了吧……
给老伴说吧,说了Ta也不懂,还要说我想多了,算了吧……
给邻居说,这些小事不想一传十十传百,算了吧……
去看医生,我又没得病,看什么医生……

怎么帮助他们:下面2个建议,即使平时没时间,也能很容易做到!
1.给他们创造一个走出去的环境
鼓励他们出去玩、去交流、去工作,去融入社会。
2.有事可忙,有事可盼
可以给他们安排一些事情,让他们忙起来、有盼头。

以上的办法仅限老人没有上升到心理疾病,如果心理问题已经很严重,还是需要及时就医。
欢迎大家一起沟通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80

帖子

17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74
发表于 2022-1-6 18:29:1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年焦虑症】原本是比较容易治疗的心理疾病,但因为识别度地,长时间按照其他疾病进行检查和治疗却效果不佳,导致患者长时间处于痛苦中,甚至有人会产生自残和自杀倾向。
老年焦虑症,因为它具有一般焦虑症所没有的特点,如患者会伴发心悸、胸闷气短、口干、咽喉紧缩感;尿频、尿急;肌肉紧张或颤抖、坐立不安等症状,很容易被误认为是一些器质性病变。
又因为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在治疗上也容易被忽视。导致患者会感觉“很痛苦、但查不出病”,这些痛苦症状可能是有氧过度的内心冲突导致神经功能失调。

我们社区的一位阿姨,从59岁被确诊糖尿病起就觉的双腿凉、麻、无力,即使夏天穿着秋裤,靠近冰箱都会感觉自己双下肢被冻住了一般。5年来也一直按照糖尿病并发症治疗却效果不佳,每次复查她的各项检查指标都非常好,但她还是一直害怕会因糖尿病足而截肢。可能那天我也是我太累了,不想听她一直絮叨就建议她去心理科医生那里咨询一下,说不定那里会有药、能治疗。
一两个月后我再次见到她,她和之前相比简直判若两人。见到我她也很高兴“医生,你说的太对了,我纠结了好几天还是去看了心理科,医生说我是焦虑症,现在吃了一段时间药,我感觉真的好了太多了……开始我真觉得自己心理没有毛病啊,但真的太痛苦了,就死马当活马医就去试试……她还是有很多话,但看的出来,这次她是真开心。
无论是老人自己还是儿女,总觉得人老了总会有些小毛病,而不去关注这些“小毛病”。尤其当老人身患慢性疾病时,不仅需要关注身体健康,也更需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
家人的关爱、支持和配合能很好的帮助他们摆脱疾病困扰,让他更乐观、更豁达,享受生活。
糖尿病老人中有心理的人更多,只是都被忽视了。
近一半的糖尿病患者有心理问题 - 知乎  
糖友管家:近一半的糖尿病患者有心理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70

帖子

14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49
发表于 2022-1-6 18: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研究,能找到的资料不多。普通人对老年人心理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了。根据现有研究,我发现有些结果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老年人的认知能力逐渐下降,情绪特点却有不一样的表现

你可曾想到,老年人和年轻人之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是时间知觉不同。
我们来看看社会情绪选择理论的研究。社会情绪选择理论旨在研究人的毕生发展。它的特点是,强调生命剩余时间对个体动机的影响作用。
这个理论认为,时间知觉是人类动机的组成部分,会影响个体社会目标的选择与追求。
社会目标有两类,一类与获得信息有关;另一类与情绪管理有关。
你重视哪一类目标,取决于你对生命中剩余时间的知觉。如果你的人生还很长,时间多的是,你会倾向于获取信息。或者说,你会追求充实知识、提升能力。而当你觉得时间有限、所余时日不多时,你会倾向于追求情绪方面的满意。老年人的情绪特点,便是后者。
老年人对时间有限的感受更真切,他们不再关注未来,而是转向现实的体验,情绪管理就成为最优先的目标。他们重视保持积极的情绪、获得满意的情绪体验,更关注有意义的社会交往。
还有一点可能你也没想到,老年人对情绪信息的注意,更偏好其中的积极信息。根据实验结果,他们会花更多时间关注选项中的积极特征,忽视其中的消极信息,不过生气的情绪除外。
老年人在情绪生理反应的总量上有所降低,主要是消极情绪体验更少,尤其是愤怒情绪。
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来自哪里?

主观幸福感,可以从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三个维度来考察。
主观幸福感的判断与体验,主要看理想自我与实际自我之间的差距。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差距会越来越小。所以,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可能高于年轻人,或者保持稳定。
研究表明,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与子女的数量关系不明显;与他们拥有女儿或者儿子,关系也不显著。但是,子女的孝顺,与老人的主观幸福感有密切的关系。老人和子女之间,遇事常互相商量的,老人的主观幸福感更高。
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有哪些

2011年的一项全国调研显示,中国老年人的物质需求高于精神需求,具体表现为生理与安全需求最高,其次是交往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认同需求最低。现在过去十年了,不知道是否会有变化。
老年人面对的三个重大心理议题

一、丧偶
生活中最震撼心灵的事件,被称为影响身心健康的重大恶性生活事件之一。
老年人丧偶后,通常会出现应激反应,有急性应激反应、创伤后应激反应和适应障碍三种类型。
调适方法
(1)面对丧偶的现实。
(2)避免自责。
(3)转移注意力。
(4)建立新的生活方式。
(5)再婚有利于摆脱孤独。
二、空巢
部分“空巢老人”,容易产生焦虑、不安、孤独、失落、抑郁等情绪。他们更需要精神慰藉。经常独处、很少与人交流的老人,容易产生悲观情绪,甚至产生厌世念头。
空巢的心理危机
1)失落感,是指自认为失去人生价值的一种失魂落魄的感觉。
2)孤独感,是指一种无依无靠,无奈无助的感受。
3)衰老感,是指自我感觉体力和精力迅速衰退,做事力不从心的心理。
4)抑郁症。
5)焦虑症。
三、面对死亡
对死亡的认识与态度,会深刻地影响老年人的心理与行为。
有研究者认为,死亡会给人带来两种负担:一是个体必须为自己的死亡做好准备;二是个体必须处理好死亡对自己以及所爱的人造成的影响。
由此,个体会经常出现各种不断变化的情绪状态,比如悲伤、痛苦、愤怒、焦虑、否认,个体可能会在接受与否认、理解与不相信之间经常摇摆。
对于临终者,需要做好四方面的应对。了解这些,不仅能为临终者赋能,也能帮助照料者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
1)在物质方面确实满足身体需要,减轻身体上的痛苦;
2)满足个体的安全感和控制感,满足个体仍然存在的心理需求;
3)尽量保持与他人进行有意义的交往;
4)发现、确定自身存在的意义。

——————————
参考:老年心理学/高云鹏,胡军生,肖健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8
全职心理咨询师,心理学带给你的帮助,可能超出你的想象。
关注我,看我分享,给你真诚、朴实、贴心的回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73

帖子

17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72
发表于 2022-1-6 18:3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严格来说,老年人的情感诉求都是被忽视的……因为他们曾经是权威,如今要面对身份的转变。而后代多半有自己生活的烦恼,孩子更麻烦,顾不过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