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婆媳关系?婆媳关系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婆婆不是 ...

[复制链接]

10

主题

69

帖子

15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50
发表于 2022-1-18 14: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几天后台收到粉丝给我的留言,问我怎么看待婆媳关系,让我写一篇有关婆媳关系的文章;
说实话,国外的婆媳关系没有中国的复杂,因为外国人的边界意识非常强,
但中国人骨子里很看重孝道,所以但凡用“孝”来压制媳妇儿;
希望取得好的婆媳关系时,往往适得其反,为什么不说“公媳关系”或者其他关系,而强调“婆媳关系”?
因为自古媳妇儿娶进门儿总要入的了婆婆的眼,入不了眼的就演变成“大型情感翻车现场”!
即便婆婆随着儿子一时心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日后婆家这口“茶”喝下去也是苦涩难捱啊!
究其原因,很多婆媳关系出现问题的大多是婆婆边界感模糊,
认为儿子是我生我养的,娶个媳妇儿要我说了算;
那请问是你和儿媳妇共度余生还是你儿子?



婚姻从来不是一个人加入一个家庭,媳妇儿是来和你儿子组建另一个家庭的不是加入你的家庭的;
妻子嫁给丈夫是脱离了她的原生家庭和你儿子组建了另一个家庭;
对于男方来说,虽说媳妇儿是娶进门儿,但不代表要和的原生家庭融入在一起,这本身就是一个强人所难的选择!
你的父母没有养育她,她对他们像一个陌生人没毛病;
归根结底她爱你是基于你是终生伴侣的选择,而不是因为爱你要去爱屋及乌你的父母;
如果有哪个媳妇儿说我爱自己的婆婆胜过自己的妈,那就是一句天大的假话!
婆媳关系本身就是一个谎言,因为它听上去是婆婆和媳妇的二元关系,
却忽视了本质——这是婆婆、媳妇和儿子的三角关系
再者,从至亲血缘上来说,媳妇和丈夫是夫妻关系,
因为有了夫妻关系才涉及到婆媳关系,而不是先有婆媳关系才来建立夫妻关系;
很多“妈宝男”为什么处理不好婆媳关系?
本质上是因为丈夫的角色没有做好,总想着自己的妈是长辈,要迁就长辈;
久而久之,婆婆自然有儿子撑腰就开始“作妖”,总想“以身试法”看看儿子是不是娶了媳妇儿忘了娘;
如果儿子是软弱愚孝,那就间接助长了婆婆的气势,婆婆更有“资本”对小夫妻俩指手画脚了;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说,所有关系都应该为夫妻关系让步,这是人类发展和谐的基础;
得体的父母是在该退场的时候优雅退出,而不是参与子女人生的下半场,乃至掺合子女新组建的家庭;



换个思维也没有哪家的婆婆能做到说“我爱儿媳妇胜过自己儿子”,婆婆能做到吗?!
做不到!因为本来就不符合人性,谁会对一个陌生的女孩儿没有任何感情建立的情况下去爱她?
那相对的,婆婆也就不能要求儿媳妇把你当成至亲,这太正常了!
没有血缘关系的两个人,因为同一个男人生活在一起,本身就是对关系的一种巨大挑战;
对于儿子来说,第一个来自异性的爱就是母亲给予的,
在这期间,母亲对儿子耗费的心力和养育之恩本来就比媳妇儿付出的多,
母亲负责儿子的前半生,媳妇儿负责陪伴丈夫的后半生,关系的本质也不一样,
两种爱就不能等同而论,所以当婆婆要求自己的儿媳妇要怎么对待儿子时,
那是你作为母亲的意愿,但不代表媳妇儿就要按照婆婆的思维来伺候你儿子;
换言之说男方的父母为女方做了什么?他们只是突然穿插到她人生途中的路人而已;



并且,这个三角关系的核心是儿子,而不是婆婆和媳妇。
从这个角度看,婆媳关系是一个再糟糕不过的词语,因为这给了儿子一个借口,
让他从容地说,“这是两个女人之间的事情,他可以做的事情不多。”
实际上,他才是核心,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如果他袖手旁观,那么所谓的婆媳关系是很难相处好的。



这个三角关系,看上去是中国传统的大家庭观念所导致的结果。
因为大家庭观念,我们习惯上在结婚后,把男方的老人接来一起生活。
这样一来,媳妇和儿子的这个新家庭,就和原来的大家庭搅在一起,从而很容易出问题。
因为,传统上,媳妇的角色是最不重要的;
她是大家庭的“外来者”,一开始必然难以融进大家庭的体系。
但是,现在的家庭中,媳妇和儿子差不多是同等重要,她一样要承担经济压力,一样要去外面奔波,而且一样拥有很多的资源;
她必然认为,这是她的家,而不是婆婆的家。
如果婆婆认为,这是自己的家,并忍不住要在这个家中做主,就势必会起冲突。
假若儿子上了“婆媳关系”这个词语的当,而不积极调解,那么这个家庭很容易支离破碎。
不过,问题的实质还不是大家庭,而是俄狄浦斯情结,即恋母情结——反过来说是恋子情结。
俄狄浦斯情结是奥地利精神分析之父弗洛伊德提出的;但国内心理学界普遍认为,中国人的俄狄浦斯情结更严重。



因为,传统中国家庭是失衡的,亲子关系是核心,夫妻关系是配角。
在这种模式下,母子关系几乎必然重于夫妻关系。
也就是说,对于一个妈妈而言,儿子是她最重要的情感寄托,丈夫最多排在第二位。
这样一来,儿子一旦结婚,就意味着做妈妈的将失去自己最重要的情感寄托,这种巨大的心理落差恐怕没谁愿意接受。
不甘之下,婆婆免不了展开一场和儿媳的争夺战。



必须强调的是,婆媳关系成为中国最典型的困扰性话题也有一个前提:
公公婆婆和儿子儿媳一起生活。
因为,夫妻关系是亲子关系的配角,这一传统造成了妈妈恋子,
一个儿子因和母亲的关系太紧密,并且和父母一起生活的时间超过和妻子一起生活的时间,最终令妻子离她而去。
大家庭并不是问题,假若大家庭尊重小家庭的独立性,
并且公公婆婆彼此相爱,他们的夫妻关系重于亲子关系,
那么即便公公婆婆和儿子儿媳住在一起,婆媳关系也不会成为问题,
因为婆婆失去的只是自己生命中第二重要的人,那是可以承受的。



我曾经见过身边因为婆媳关系最后闹的夫妻不欢而散的例子很多;
比如:在结婚前,婆婆就嘱咐自己的儿子,结了婚别把钱给媳妇儿管;
可结果是,这位母亲在家里很强势,一手掌握着财政大权,却转而让自己的儿子捂紧钱包,可笑至极!
还有的婆婆在结婚后就想试探自己儿子对自己是否“变心”?!
故意杜撰一些没有的事,使夫妻俩陷入矛盾的境地,归根结底是丈夫太“怂”!
如果一个男人能够在大家庭中做到义正严辞帮理不帮亲;
那婆婆不敢在儿媳妇儿面前作威作福,儿媳妇也不敢对婆婆有微词!
关键的核心点在于丈夫的角色是否不偏不倚,不缺位,不越位;
中国人最喜欢拿孝道来压人!
比如:她是老人,你让着她点,最后的结果就是让着让着,老人的气焰越来越嚣张,
媳妇儿越来越窝火,最终的结果就是一拍两散;
小编见过很多夫妻和老人住在一块儿的最终都矛盾难以调和闹的不欢而散,
但偏偏丈夫还硬要把自己的家庭和原生家庭捆绑在一起,
当婆媳之间真正出现问题时,作为儿子,作为老公又偏袒自己的妈,所以就造成矛盾激化;



其实根本没必要去追求完美的婆媳关系,因为说实话,婆媳之间没有一点儿关系;
别人养了二十几年的姑娘嫁到你家前没吃过你家一口饭,喝过一口水,不能要求姑娘怎么孝敬您老;
儿子孝敬娘是应该的,作为媳妇儿,她该孝敬的是她自己的父母,这才是合乎情理中的事;
婆媳之间,媳妇儿只要做到尊重长辈,互敬有礼就够了;
至于儿媳妇儿能否把婆婆当成自己的妈来孝敬那就因人而异了,不能苛求!
所以婆媳关系本质上会出现问题是因为男人太软弱无能;
换句话说:媳妇儿和妈,手心手背都是肉;
如果不能做到公平公正,那偏向任何一边的天平迟早会倾斜出现不平衡;
所以男人们别再推卸自己的无能了,你妈和你媳妇儿出现问题就是因为你想和稀泥,
不想承担自己作为丈夫,作为儿子应该站的角色。



家庭是传递爱的载体,从父母传给孩子,再由孩子向下传递。
国内知名的心理学家曾奇峰形容说,夫妻关系是“家庭的定海神针”!
在有公婆、夫妻和孩子的“三世同堂”的家庭中,如果夫妻关系是家庭核心,拥有第一发言权,那么这个家庭就会稳如磐石。
相反,如果亲子关系(包括公婆与丈夫、丈夫与孩子、妻子与孩子)凌驾于夫妻关系之上,就会产生最常见的两个问题:
1.糟糕的婆媳关系
2.严重的恋子情结
这两点是相辅相成的。
其实,在新家庭中,如果有一个糟糕的婆媳关系,
那么一般可以推断,在婆婆以前的那个“新家庭”中,也曾有一个糟糕的婆媳关系。
而那个 糟糕的婆媳关系,让婆婆与其儿子建立了非常密切的关系。
对这个婆婆而言,儿子,而不是丈夫,是她最亲密的人,是她最割舍不下的人。
于是,当儿子要分离,去找一个爱人,并建立一个自己的新家庭时,
作为婆婆,她会是多么难过。她会觉得,自己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所以,她会有意无意地阻止儿子与媳妇建立最密切的关系。
而儿子,他以前就知道,他是母亲心目中最重要的人,对于母亲而言,他比爸爸还要重要。
以前,他为此而自得,现在,他要“回报”母亲。
于是,他也不忍心“背叛”母亲而与妻子建立最亲密的关系。
这是很多婆媳关系难以相处的心理秘密。
相反,如果婆婆心目中最重要的人一直是丈夫而不是儿子,那么儿子的分离,就不是那么难受。
相反,她会欣喜地看到,儿子找到了他最爱的人,他可以拥有他的家庭、他的人生了。
这时,这个婆婆会祝福媳妇,祝福媳妇和儿子即将走上她和丈夫曾经走过的幸福之路。
—END—
原创:南南
图片:网络(图片版权归原著所有)
“关注我,与极少数人一起进阶,走向卓越的人生”
谢谢关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